2018年SUV车市向何处去?预测十大趋势

时间: 2018-01-07
来源:

2017已成历史,2018正在展开。今年的SUV车市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站在新年的起点上,经过反复论证分析,我们大胆预测,梳理出十大趋势,供大家参考。


趋势一、增幅回落

SUV市场增幅继续回落,预测全年增长低于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份,乘用车共销售2209.14万辆,同比增长1.91%,其中SUV累计销售909.08万辆,同比增长14.51%,可见SUV依然是带动国内车市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从市场份额来看,SUV有望在2018年从轿车手里夺走车市“一哥”的地位。但SUV的成长也会遭遇天花板,而且目前SUV的增幅已经开始下滑,不过以目前的增长惯性来看,2018年整体的增幅依然会超过8%,SUV仍将是车市缓增长常态下的主要拉动力量。


趋势二、自主向上

自主品牌继续向上突破,冲击20~25万元区间

2017年以来,WEY和领克无疑是年度话题点最大的品牌,它们是自主品牌向上的代表。而且VV5和VV7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月销就双双破万,要知道这是在有着合资重兵把守的15~20万售价区间里取得的战绩。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攻势,已取得阶段性胜利。2018年,以WEY、领克以及传祺、荣威为代表的自主生力军,有望把15~20万元级别这个市场从合资主导改写成“自主当家”的阵地。同时,自主品牌还会继续向上冲击20~25万区间,预计WEY的P8、领克和传祺的新产品都会有精彩表现。


趋势三、合资下探

合资品牌下探阵营扩大,全面决战20万内市场

VV5和VV7取得出色的市场表现,加之自主向上的攻势不断推进,让合资品牌不得不迎接自主向上的挑战。如果说2017年,除了韩系车,合资下探到15万元以下区间的还主要是小型SUV,那么到了2018年,预计更多的合资紧凑型SUV将下探到15万元以内这个自主的大本营,而且在产品布局方面,合资品牌下探的阵营将会继续扩大,从小型SUV向紧凑型乃至中大型都将会得以蔓延,当然新能源也是合资抢跑的重要领域,像大众、福特、本田等,都将新能源的战略实施提上了日程。可见在2018年,合资和自主品牌将会有更加激烈的肉搏,当然,这也更为精彩。


趋势四、插电混动

双积分催生新能源元年,插电混动将大行其道

2017年,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双积分”政策正式敲定。受此影响,在2018年,各车企将会围绕“双积分”布局产品,新能源汽车也将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不过从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来看,纯电动汽车都是A00或A0级车型,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功能性刚需,所以在市场上真正能够冲击燃油车的将主要是插电混动车型。从老牌新能源汽车引领企业比亚迪的热销车型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唐还是宋,插电混动车型都是卖的更好的,再者WEY品牌的首款新能源车型P8,同样是瞄准插电混动。


趋势五、七座扩容

七座SUV继续扩容,从品质到销量全面提升

得益于二胎开放政策,七座SUV市场迎来新生机。2017年以来,无论是全新车型还是换代升级,七座SUV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七座SUV市场仍处于待开发阶段,多数国产七座SUV车型仍是在凭借性价比和“七座”切入市场,在功能性和与消费者的契合度方面,仍欠些火候。2018年,更多品牌、更多新产品将会加入到七座SUV家族,以更好的功能和品质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在七座SUV市场更加细分,比如,与跨界车交融。


趋势六、海外提速

自主品牌加速国际化,开启技术和品牌输出

自主品牌在早期都是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取胜,而现在,像一些优秀的中国品牌,像长城、吉利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实力和价值,那么接下来,中国品牌就只有真正走出去,完成和世界舞台的融合,才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品牌。好在多数自主品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各自主品牌的国际化都在提速,像长城将在俄罗斯建厂,并在2019年正式投产,吉利也是收购沃尔沃海外建厂等都没有耽误。所以在接下来的2018年,自主品牌将会加速向海外扩张,输出技术与品牌的时代即将到来。


趋势七、电商落地

新零售冲击传统4S模式,汽车电商破局重生

经过接近10年的酝酿,汽车电商有望在2018年迎来真正的春天。2017年下半年,新零售的话题甚嚣尘上,天猫汽车超市的自动贩卖机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很多新车型也在上市时把网络预定等电商话题炒作成营销噱头。可以预见,2018年,汽车电商将会有更多更实际的营销作为,汽车新零售也将逐渐走向潮头,花样百出的创新营销也会为曾经低迷的汽车电商注入新的活力。


趋势八、新军登场

造车新势力粉墨登场,孰优孰劣一时难见分晓

新能源政策的春风,催生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像蔚来、威马、电咖、小鹏汽车等,都是近两年新兴的汽车品牌。在2017年,不少造车新势力都推出了各自旗下的首款量产车型。不少造车新势力都把纯电动SUV作为自己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可以预见2018年,这些车型落地上市后将与传统燃油SUV车型展开第一轮竞争。新势力靠什么取胜?其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肯定不是PPT常见所讲的更了解网络用户基础上,那又会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2018年我们会得到答案。在2018年,相信这些造车新势力会加快产品的量产,这样势必会和传统车企有了正面的交锋,不过,鹿死谁手并不可知。

  

趋势九、强者更强

哈弗优势加大霸主延续,第一阵营继续领跑

如果仔细留意一下每个月的SUV销量前十榜单,像哈弗H6、荣威RX5、宝骏510等,几乎每次都能看到,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对登榜的见怪不怪背后,是实力的验证。可以预见,在2018年,长城、吉利、广汽、上汽五菱、长安汽车等车企依然会持续繁荣。对于一直霸占SUV销冠的哈弗H6来说,优势也将持续扩大。说起哈弗,近日牵手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打响了娱乐营销第一枪,热度也是提了一波。据了解,哈弗H4也将在2018年上市,哈弗的产品当然也很强,但真正让哈弗强者恒强的优势其实不是产品,而是品牌。2017年哈弗的品牌又多了一层“安全护航”的重要内涵,这一点其实抓的也很准。安全无疑是消费者买车的第一刚需,抓住了安全这个核心价值,哈弗想不领先都很难。


趋势十、弱者出局

弱势品牌车型陆续出局,相关厂商或死而不僵

车市步入缓增长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竞争加剧,蓝海变红海。沧海横流,退潮之后总会有人在裸泳。那些长期徘徊在SUV销量排行榜后30位的品牌车型要小心了,你们的日子恐怕要到头了。但现实的情况是,想让一些厂商死掉也很难,既然谁都不想死掉,那还是多一些对市场和用户的敬畏心吧,做好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千万级的世界第一SUV大市场,到处都充满了的机会,参与其中的厂商们,且行且珍惜吧。


201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大型投资并购案盘点

盖世汽车


 每一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事件都时有发生,2017年已悄然离去,笔者对过去的一年进行汇总发现,有些并购案已完成,有些还在进行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年发生了哪些大型知名的投资并购案!

  1、吉利汽车斥18.33亿元收购3家公司以扩大发动机及变速器产能

  吉利汽车(00175)发布公告,于2017年11月7日,该公司附属吉利罗佑向浙江吉利收购宝鸡目标公司全部注册资本,代价为人民币3.451亿元。

  2017年11月7日,吉利罗佑向浙江吉利及上海华普收购义利目标公司全部注册资本,代价为人民币4.95亿元。

  2017年11月7日,吉利罗佑向吉利控股收购SZX目标公司全部注册资本,代价为人民币9.931亿元。

  2、双钱轮胎集团出资1.07亿元收购回力轮胎10%股权 米其林将不再持股

  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其控股母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计划持有双钱集团(安徽)回力轮胎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其中,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7亿元,收购回力轮胎10%股权。

  这部分股权的原持有人,为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双钱轮胎集团是上海华谊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出资3.2亿元,收购回力轮胎30%的股权。

  这部分股权原属于法国Compagnie Financiѐ re Michelin SCmA(CFM公司)。

  签约各方表示,上海华谊(集团)持有回力轮胎的全部股权,有利于“回力”、“双钱”、“米其林”品牌持续发展。

  交易完成后,双钱轮胎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华谊集团(香港)分别持有回力轮胎50.8%、19.2%及30%股权。

  3、奥托立夫收购Fotonic i NordenAB部分资产 获取激光雷达及知识产权

   据外媒报道,奥托立夫与Fotonic i Norden AB签订协议,旨在收购后者的部分资产。Fotonic i Norden AB公司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及谢莱夫特奥(Skellefteå),该公司是激光雷达及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摄像头领域的行家,负责这类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工作。

  本次收购达成后,Fotonic i NordenAB旗下部分知识产权、研发及原型机资产及研发资源将转到奥托立夫旗下,其中就包括35名激光雷达及ToF摄像头领域的工程专家。

  预计该笔交易将于2017年的年末达成,符合惯例成交条件(customary closing conditions)的相关要求,其收购的资产将归属奥托立夫电子公司(Autoliv Electronics)。

  4、华域汽车拟17亿元收购上海小糸50%股权

  9月28日晚间,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7.16亿元收购日本小糸、丰田通商合计持有的上海小糸50%股权。在此之前,华域汽车、日本小糸和丰田通商作为上海小糸的控股方,分别拥有上海小糸50%、45%、5%的股权,一旦此次交易完成,上海小糸将成为华域汽车的全资子公司。

  资料显示,上海小糸主要业务为汽车照明系统研发及制造,主要客户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集团、一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东风日产、东风乘用车等。2016年,上海小糸营收为98.25亿元,同期净利润为4.06亿元;2017年1-7月,上海小糸营收达70.32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93亿元。

  5、博世马勒将出售涡轮业务 方源资本计划收购

  博世集团和马勒集团计划出售其合资企业博世马勒涡轮增压系统(BMTS),收购方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方源资本,公司合伙人包括全球知名的机构投资者。方源资本计划收购博世马勒的全部业务,所有地区的约 1,300 名员工(截至 2017 年 8 月)全部转入新公司。

  博世、马勒以及方源资本于 2017 年 9 月 6 号签署了收购协议。三方达成一致将不对外披露收购价格及相关细节。该收购方案仍有待反垄断及其他相关部门审核。

  方源资本计划进一步扩展其涡轮增压业务,并为博世马勒带来可持续的增长。“涡轮增压技术是有助于降低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涡轮增压市场将会延续增长态势。凭借雄厚的研发基础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博世马勒必将从这一市场趋势中获益。作为整个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将持续投资博世马勒,以确保公司能够取得持久的成功并占据有力的市场地位。”方源资本总裁及联合创始人唐葵先生表示。

  6、威伯科收购美国商用车技术供应商驰派达 拓展转向能力

  全球领先的致力于提高商用车安全、效率和智能互联技术的供应商威伯科8月24日宣布签署协议收购私人控股公司驰派达转向系统有限公司(RH Sheppard Co., Inc.)。驰派达是商用车技术主要供应商,提供业界领先的车辆转向能力,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汉诺威。

  该交易依惯例须经美国监管机构批准,此前预计将在2017年第三季度末完成,目前未听到风声,威伯科的收购价为1.45亿美元,该价格可能依惯例有所调整。驰派达在2016年的销售额达1.3亿美元。

  驰派达是北美一家主要的一级供应商,提供一系列奠定重型商用车和特种车辆行业标准的动力转向装置。驰派达拥有900多名员工,还提供精密发动机泵和领先的再制造服务。同时,该公司将自身制造和先进铸造能力垂直整合,威伯科预期将其用于部分产品。

  此外,通过已有的与领先转向驱动控制供应商的独家协议,驰派达将可提供紧凑、经济高效的突破性技术解决方案,为北美商用车辆制造商提供主动转向控制。

  7、法雷奥完成收购汽车传动技术领军企业德国FTE集团

  10月31日,法雷奥宣布完成对汽车传动技术领军企业德国FTE集团(福缔)的收购,该项收购已获得欧盟委员会和土耳其反垄断机构的批准。

  德国FTE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离合器与齿轮传动装置制造商,在产品线与客户布局方面与法雷奥高度互补,此次收购将为法雷奥在主动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广阔的前景。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兴起,主动液压控制系统将是一个极具战略性并高速发展的市场。

  2016年,德国FTE集团的销售额约为5.5亿欧元,在全球拥有超过3,800名员工;公司多元化的生产足迹遍布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和中国等8个国家。
完成收购的首年,德国FTE将帮助法雷奥实现业绩增长。

   8、KSS收购高田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84年历史的高田公司,因气囊等质量造假,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高田将从日本主要的金融机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寻求过渡性贷款(bridge loans)以应对各种债务问题,而贷款的金额将高达上百亿日元(上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做大的汽车气囊提供商之一,高田已经与中国控股的KSS进行了数月的收购谈判。KSS是高田的同业竞争对手,2016年初被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均胜电子收购。

  据报道,KSS同意以15.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6亿元)收购高田除了与问题气囊召回有关的全部资产。KS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son Lu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遭遇气囊召回事件,高田公司业务的“潜在力量”并未被削弱。

  KSS计划在同等的就业条件下将高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基本上全部”保留,并且否认将关闭高田在日本的工厂。

  同时,KSS指出,其将继续履行与问题气囊召回无关的合同供给,并且将于数周内签署最终协议。

  KSS预计,整个收购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

  9、华泰将收购曙光集团 发力新能源/商用车

  曙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大股东曙光集团拟将其持有的9,789.5万股曙光股份的股票出售给华泰汽车,并将其持有的4,581.83万股的投票权委托给华泰汽车。前述交易完成后,华泰汽车在曙光股份拥有投票权的股份数量合计为1.4471亿股,占股本总额21.27%,成为实际意义的控股股东。本次转让股票价格初步定为23.21元/股,意味着华泰将对此支付22.72亿元人民币。

  收购完成后,华泰将以北京工程研究总院为中心,天津、上海及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三大设计分院为支撑,俄罗斯、德国慕尼黑、美国硅谷三大技术中心为依托的整车研发布局体系,从而全面实现与黄海的资源整合,技术优势互补。

  未来华泰汽车计划在2020年实现50万辆的销量,销售额1000亿元;其中传统能源汽车计划销售4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0万辆,动力电池供应30亿瓦时。

  10、中国企业5.95亿美元收购博世电机业务

  5 月 2 日博世宣布将以5.95亿美元向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及私人股本公司——崇德投资出售旗下子公司SG控股。据悉,SG控股主营起动机与发电机业务。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郑煤机)主要负责生产汽车零部件及煤矿开采机械,同时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液压支架制造商,2016年营业收入约36亿元。郑煤机当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并购价格为现金5.45亿欧元(约合40.98亿元人民币),完成后将获得SG控股不少于86.16%的权益。据悉,此次交易有望帮助SG控股深入中国市场。

  郑煤机预计,借助郑煤机和崇德投资的内部资源,投资金额不会超过4.4亿欧元,而剩余部分则将通过外部银行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

  博世集团表示,并购完成后,郑煤机方面将接手其旗下起动机和发电机子公司(SG)全体近7000名雇员和位于14个国家的16处营业场所。同时,博世子公司SG位于斯图加特的总部将得到保留。

  郑煤机在公告中表示,这项并购还需要等到中、德、美等国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完成交割。在博世集团层面,还需满足“无雇员反对”的条件。

  11、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

  2017年4月4日,高通和恩智浦共同宣布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了高通的收购报价,并签署了最终协议,高通将以每股110美元的现金收购恩智浦,现金收购价约为380亿美元,加上恩智浦的债务,总交易金额为470亿美元。从刚流出这个消息就震惊了业界,其实震惊这词还不够猛,高通是手机通讯芯片龙头,而去年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并且是车用半导体解决方案与通用微型控制器(MCU)的市场龙头。就资本市值的角度来看,目前高通的资本市值989亿美元,恩智浦半导体的资本市值约355亿美元,未来两者合并后的资本市值有机会达到1500亿美元。

  12、李尔公司收购安通林汽车座椅业务

  2017年4月28日,汽车座椅及电气系统制造商李尔宣布,公司已完成对安通林汽车座椅业务的收购。

  安通林座椅业务拓展至欧洲及北非等五个国家中,其年销售额约为3亿欧元(约合3.28亿美元),其业务涉及适时座椅装配、座椅架构及装置、座套,与欧洲大型汽车制造商(包括:戴姆勒、标致雪铁龙、雷诺日产及大众)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此次交易无疑加大了李尔在欧洲市场的实力。据悉,安通林被收购的座椅业务年销量达到3.22亿美元,且主要集中在欧洲五大市场。

  此外,美元汇率上涨及欧元汇率下滑也给李尔的此次收购带来一定的机遇。

  13、收购科聚亚,朗盛规模最大收购交易

  今年4月,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宣布已圆满完成对全球领先的阻燃剂与润滑油添加剂供应商之一美国科聚亚公司的收购,进度较原先预计的有所提前,于当月21日正式完成。科聚亚公司总价值达24亿欧元,这是朗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

  据称,此次收购极大地丰富了朗盛旗下的添加剂产品组合,使朗盛在这一对特殊化学品行业极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中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之一。除添加剂之外,科聚亚的聚氨酯与有机金属化合物业务也将并入朗盛的资产组合。约2500名原科聚亚员工将加入朗盛位于全球11个国家的20处基地。原科聚亚公司业务部门的年销售额约为15亿欧元。

  14、大陆集团收购Hornschuch,细分领域也要强化!

  今年3月消息,国际科技公司大陆集团已完成对位于Weißbach的Hornschuch集团的收购工作。在此之前,所有相关的反垄断当局已经无条件地批准了两家公司的合并。Hornschuch 集团是设计薄膜、功能性薄膜、泡沫薄膜和紧凑型薄膜以及人造革的领先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业务领域(家具、建筑业和汽车行业)以及Do-it-Yourself邻域。2015 财年,Hornschuch 在德国和美国四个生产基地拥有 1800 余名员工,销售额达 4.1 亿欧元。贝内克-卡里科为大陆集团康迪泰克事业部旗下的业务单元,在德国、中国、墨西哥、波兰和西班牙的七个驻地研发和生产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及其他重要行业的表皮材料。该部门 2015 年的销售额约为 5.5 亿欧元。

   15、松下再收购法可赛20%股份,成了最大股东!

  同样在今年3月,日本松下宣布,为增强进入汽车行业的推动力,已同意再次购买法可赛20%的股份,届时将成为法可赛最大股东。2015年,松下曾收购了法可赛49%的股份。此次,松下表示将会再次购买法可赛20%的股份,购买成功之后,松下将持有法可赛69%的股份。

  松下并没有公布此次购买股份的具体价格,但是表示一旦获得政府的批准,将会于4月份完成此交易。此外,松下指出,并不期望此次交易将会给其财政收入带来较大的影响。印度《经济时报》指出,松下之所以会有此举,是因其目前正将业务重心转向集团客户,以规避在低利润消费电子领域的低价竞争。

  16、 德纳花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USM公司

  今年2月消息,美国德纳公司已经和美国制造公司(U.S. Manufacturing Corp,简称USM)达成协议,前者将以1亿美元现金买下后者在密歇根州沃伦市的轴套和传动轴制造业务。德纳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可以增加德纳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方面的收入,同时可以为德纳提供全新轻量化产品和加工工艺。德纳公司是USM最大的客户,USM公司60%的业务来自德纳公司。

  17 、美国车桥公司收购麦特达因公司

  2017年4月6日,美国车桥公司正式宣布完成对于麦特达因公司的收购。此项交易得到了双方董事会的一致赞成通过,并于近期获得双方股东的批准。

  至此,美国车桥公司成为一家首屈一指的,为汽车、商用和工业市场的动力传动系统、金属成型产品、动力驱动系统、铸造产品,提供全球领先的设计、工程、验证和制造服务。

  18、 金马股份116亿元收购众泰 另募重金加码新能源汽车

  日前从中国证监会官网获悉,金马股份增发收购众泰汽车一事获有条件通过,据称,该公司并购重组完成后,将促进公司主营业务从汽车零部件制造扩大到整车制造,公司市值将突破200亿元。

  具体来看,该公司将收购众泰汽车100%股权,交易价格116亿元,以8.91元/股向交易对方发行股份13.02亿股。配套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以9.14元/股底价拟发行股份2.19亿股。募集配套资金净额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开发项目。

  19、 三星80亿美元收购美汽车零部件巨头哈曼

  3月12日消息,来自外媒报道,三星官方以80亿美元正式宣布完成对音响巨头哈曼国际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哈曼将变成三星全资拥有企业,Dinesh Paliwal将继续担任哈曼国际CEO。公司的员工队伍,总部,设施及其品牌均将保留。这起收购案背后,三星瞄准的其实是一整个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市场。

  目前公司投东和监管机构均已通过该收购,根据最新条款,哈曼国际股东将分到每股112美元的收购金额。  

  哈曼是物联网汽车解决方案领域的龙头企业,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过去12月内销量占据了汽车行业的65%,在完成收购之外将会推动三星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汽车电子方面的发展。